2012年6月15日星期五

全世界最独特怪异的酒店


海洋趣闻:全世界最独特怪异的酒店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3日  来源:搜狐旅游  人气:1805  评论:0
内容摘要: 首家水下酒店:以色列RedSeaStars酒店。这家酒店是于1993年开业的,顾客在这里就餐时可以一边吃着新鲜的海鲜,一边观看海底世界奇观。
    首家水下酒店:以色列RedSeaStars酒店。这家酒店是于1993年开业的,顾客在这里就餐时可以一边吃着新鲜的海鲜,一边观看海底世界奇观。

深海中长相奇特的鱼2


海洋趣闻:深海中长相奇特的鱼2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3日  来源:腾讯科技  人气:2027  评论:0
内容摘要: 鲉 突额隆头鱼 这个鱼在坚硬的暗礁之间游来游去。令人吃惊的是,这种鱼出生的时候都是雌性的!但是不久所有的鱼又将会变成雄性的。
突额隆头鱼
    这个鱼在坚硬的暗礁之间游来游去。令人吃惊的是,这种鱼出生的时候都是雌性的!但是不久所有的鱼又将会变成雄性的

深海中长相奇特的鱼1


海洋趣闻:深海中长相奇特的鱼1

发表时间:2008年01月23日  来源:腾讯科技  人气:2219  评论:0
内容摘要: 鹦嘴鱼 蝙蝠鱼
鹦嘴鱼
蝙蝠鱼


有些人说,他们曾钓过世界上最凶猛的鱼。但是,就我们所知,没有人能够亲手钓遍所有凶猛的淡水鱼类。因此,确定哪种鱼最凶猛是很有争议的,就连制订一个衡量标准也很难。我们采用10分制分7个单项的方法来衡量鱼的若干方面,然后将各项的小分加起来便是这条鱼所得的总分。这七项是:可及性(即到达某种鱼类栖息地的难易程度,地区越偏远分数越高)、谨慎性(鱼的警惕性越高、越难上钩分数越高)、丰富性(数量越多或密度越大则分数越低)、最大重量、代表性重量(鱼越大分数越高)、凶猛性以及非凡性(即鱼上钩后反抗的花样和强度,越难对付分数和越高)。根据这个标准所得的分数,我们排列出世界十大凶猛淡水鱼类依次是——
    第一名:亚马逊鲇鱼

鲇鱼王
    在距亚马逊河干流数百英里之外的一些支流河水湍急。当地的集市上能见到体长超过10英尺的大鲇鱼,小河尚且如此,那么游弋在干流的鱼有多大呢?“我刚放下钓钩往下一看,就意识到我的50磅拉力的线不消半分钟就要断了。”一位名叫透德·史密斯的钓鱼能手1989年在《钓鱼迷》杂志的文章中这样写着。这是他第一次试钓亚马逊巨鲇,钓点在玻利维亚境内的上亚马逊河的支流 拜尼河上。当地的印第安人对透德的大块身材和力气表示钦佩,但却瞧不起他的通常用来钓北美狗鱼的钓具和50磅的钓线,他们说,“这只能逗巨鲇。”尽管透德也钓上过重达80磅的大鱼,但以前从未见过的巨鲇还是一再断线而去。透德还告诉我们一些传说,说巨鲇能拖着独木舟任意遨游,甚至将人从船上拖下水、咬掉人的手指等。有两次,他用鲨鱼钩挂10磅重的鱼作钓饵,然后拴400磅拉力的线并把线系在树上——而第二天,树和钓线全不见了……科学家米切尔·戈尔丁教授从1976年开始研究亚马逊诸支流的鱼类和渔业资源,他说他曾见到过250磅、7.5英尺长的巨鲇,国际钓鱼联合会的纪录是256磅9盎司,由基尔伯特·福南迪斯于1981年在巴西的索利莫斯河钓取。1914年,当泰迪·罗斯福率领一支探险队,考察亚马逊河时,一名随队医生量到了一条9英尺多长的巨鲇。
    这类鱼的纺锤形的体形使它有足够快的速度在湍急的河水中洄游,也使得用常规钓具钓它们的人屡屡断线折竿,束手无策。和巨鲇同属一科的另一种亚马逊鲇鱼,其强健有力的身躯也能长到250多磅,它吃食许多鱼类,因而可用活饵或块状肉饵来钓取。当地人喜欢用放手线钓法。要在它们生活的急流中用轮竿来垂钓,显然,它们是难以征服的。一向乐观的透德相反,200磅的钓线接同样拉力的金属脑线,配以大坠和鲨鱼钩,完全能够钓上300磅的大鱼。只要没有水下树桩之类的杂物,结实的海竿可以钓上几百磅的大家伙。记住,同大鱼搏斗时要系好船上保险带或穿上救生衣,以防不测。最近,科学家们指出,捕鱼量的增加已经危及巨鲇的生存,与世界各地的情况相似,这些形体硕大的家伙数量正在锐减,也许今后几年是钓巨鲇的最佳时期。
    (可及性:10分——它们生活的地区很难、甚至几乎无法到达;谨慎性:5分——它们是无所顾忌的吃食机器;丰富性:8分——不详,不同地区密度不同;最大重量:10分——也许是淡水中最大的肉食性鱼类;实际重量:10分——好的钓具能钓上二百磅巨鲇;凶猛性:10分——力可拔树;非凡性:8分——拉力巨大,但不跳出水面。总分61,名列第一。)
    并列第一名:白鲟
    白鲟生长在里海和黑海,并在俄罗斯溯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而上。已有记录的最大的白鲟长28英尺,重2860磅。还有1吨以上的大鱼也被捉住过,但显然不是用鱼竿钓上的。1991年,一队瑞典钓鱼者来到俄罗斯。他们用大漂挂1~3磅的活饵,配以50磅拉力的涤纶线钓到了重达250磅的白鲟。已有报道的最大的白鲟,一条是于19世纪在美国的哥伦比亚河里捕获的,重1800磅;另一条是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旨雷萨河上捕获的,也是1800磅。而得到公认的最高纪录是1285磅,12.5英尺长的白鲟,于1951年在俄勒冈州的戴拉斯河上用延线法钓到的。由于修建水坝和过量捕捞,如此庞大的鱼今天已不存在了。哥伦比亚河的钓鱼法规定,钓到小于40英寸以及大于72英寸的鲟鱼必须放生。现在,“钓到就放”的做法已经很普遍,根据俄勒冈鱼类和野生动物局的资料,白鲟已经超过大马哈鱼而成为哥伦比亚河上人们最常钓的鱼。各种鲟鱼在上钩后都会反复跳出水面,然后拼命挣扎着冲刺,或是顽强地沉入水底以免被抓获,用浮钓或定点钓者能钓到它们。
    (可及性:10分——鲟鱼栖息地很难到达:谨慎性:7分——仅据猜测:丰富性:6分——在某些地区,有的鲟(如白鲟)100磅以上的数量较多;最大重量:10分——现在的最大鲟鱼可能不超过2000磅,但500磅以上的白鲟还是有的;实际重量:10分——200矿业的鲟很常见;凶猛性:8分——劲头很大;非凡性:10分——上窜下跳,会冲刺,到了船边便拼命打滚。总分61,并列第一第三名: 大头鱼   
    英国钓鱼专家约翰·威尔逊声称:“没有任何鱼可以同巨大的大头鱼相提并论。”用四五十磅拉力的线同一条中等个头的大头鱼斗上几个小时之后而它竟没有一点疲倦的迹象,这是常见的事。它的一次冲锋就可以将全部钓线从绕线轮中拉尽,垂钓者要么跳下激流着鱼游,要么站在原地等着钓线被鱼拽断后像子弹一样回来。大头 鱼能够长到100多磅重,9英尺长。但是,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最难钓的淡水鱼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蛮劲以及所栖息的环境,大头  鱼生活在印度山地河流的最湍急的激流中,那里的水速达到每小时10~15英里。威尔逊和他的同伴安迪·戴维森(他是国际钓鱼联合会尼罗河鲈的纪录保持者)走访了印度南部的卡弗里河。这种鱼有巨大的鳞片,(大者如手掌!)并长有肥厚的嘴唇,用来吸食小鱼、虾蟹和石质河底上的其它生物。它还长着坚硬有力的大咽齿,能够嚼碎鱼和虾蟹甚至大号鱼钩。至于钓饵,威尔逊和戴维森用印度南部的主食 谷粉和成面团,做成球状钓饵,或用6~8英寸长的鱼作活饵挂钓,为了保持钓饵在激流中不被冲走,需用3~6盎司重的大坠,大头鱼的吃食动作很凶猛,不像它的近亲鲤鱼那样小心谨慎。
    (可及性:10分;谨慎性:7分——只要能到那儿,它就吃你的钩;丰富性:7分——到了那里,那里就有鱼;最大重量:7分——也许有100磅的;实际重量:能钓到40~60磅的;凶猛性:10分——地形越复杂, 鱼就越凶;非凡性:8分——跑起来力大无比。总分55,名列第三。)
    第四名 尼罗河鲈鱼
   
    这种食肉性鱼吃食很凶猛,上钩后,它会不停地跳出水面,试图脱钩。尼罗河鲈鱼是踞盖鱼科的最大成员,据说曾有过400多磅的大鱼,但国际钓鱼联合会的世界纪录是191.5磅,由安迪·戴维森1991年在非洲的维多利亚湖上钓获。尼罗河鲈是非洲许多水域土生土长的大鱼,本世纪50年代,人们在克约伽湖放养了这种鱼,让尼罗河鲈来捕食当地渔民不捕的小丽鱼科鱼类,这样,鲈鱼就能长得更大且肉质会更鲜美在人们还未来得及对在克约伽湖放养鲈鱼的影响进行评估之前,尼罗河鲈已经被引进维多利亚湖。10年之间,克约伽湖的河鲈已经站稳脚跟、繁衍后代了,到了80年代,尼罗河鲈已成为维多利亚湖上的主要肉食性大鱼。它们以几十种小鱼为食,并使其中的几种已经灭绝。引进河鲈给湖中的土生鱼带来灾难并使商业捕鱼量减少,但另一方面,它们的成长也给这一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垂钓鱼种。我们可以预言,维多利亚湖上将会产生更多的垂钓纪录。
    (可及性:8分——远在非洲,但有路线可达;谨慎性:6分——有人说它们很容易咬钩,但大家伙肯定难上钩;丰富性:7分——在维多利亚湖很多;最大重量:8分——可能达400磅;实际重量:6分——大多数河鲈重50至100磅;凶猛性:7分——力大无比,但只在开阔水面挣扎,熟练的钓手加上好的钓具很少让鱼脱钩。非凡性:10分——能跳出水面多次,并猛力挣扎。总分52,名列第四。)

第五名 新几内亚鲈鱼
    在新几内亚群岛的第二大岛新不列颠岛南部海滨的钓鱼营地,有这样一句俗话:“钓线越粗,断线的声音就越响。”莫尔斯强调说,钓这里的鱼要用40磅钓线接80磅的金属脑线,用大号锚钩挂8英寸长的钓饵,并配以非常结实的碳素混合竿,他说:“鱼上钩后一寸也不能让它。”但做到这一点是几乎不可能的。这里水流湍急,速度达每小时5海里,而且水中还有浮木杂草,地形异常复杂。有鱼咬钩啦!竿尖立即被拉得直指水中。钓手挣扎着想保持平衡,但还是被巨大的拽力一步步拖到船的边缘……最后,当鱼拉着小船逆流游去时,优质尼龙线还是从绕线轮上连根断掉。嘣;前面提到的那句俗话应验了。莫尔斯说,新几内亚鲈鱼有两种,一种叫黑鲈,主要生在急流中;另一种叫花斑尾鲈,生活在河流上游。鲈鱼都长着德国猎犬似的利齿,力如蛮牛。据说曾见过70磅的大鲈,但大多数用钩、线钓上来的鱼是18~30磅。一盘48磅鲈鱼是曾钓出水的最大的鱼。
    (可及性:10分——很难到达;谨慎性:8分——大鱼对船的发动机声和拟饵很快就警惕起来;丰富性:5分——目前那里鱼很多,关键是怎样到那里去把它钓上来;最大重量:5分——达到50磅的鱼显然不多;典型重量:4分——是前十名中最小的鱼之一;凶猛性:10分——在同一个重量级中它是最凶猛的;非凡性:7分——新几内亚鲈鱼花样不少,但从不跳出水面。总分49,名列第五。)
    第六名 哲罗鱼
    哲罗鱼(Taimen)和多瑙河哲罗(Huchen)同属鲭科鱼类,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陆、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有记录的最大的哲罗鱼重231磅、长84英寸,是1943年在扣图伊河上用商业捕鱼网捕获的,最大的多瑙河哲罗重132磅、长73.2英寸,是1873年在多瑙河上捕获的,而钓上来的多瑙河哲罗的世界纪录是1985年在奥地利创造的,重76磅11盎司。美国西雅图的克赖因伯格环球旅游社的约翰· 拜兹,曾到西伯利亚对哲罗鱼进行了几次实地考察,拜兹认为:“它们像是大马哈鱼同北美狗鱼的杂交鱼。哲罗鱼是顽强的、 刁 钻的对手,在它上钩后的头10分钟里,你完全被它支配着,一条60磅的哲罗鱼跳出水面几次以后,便朝附近的水下障碍物游过,如果还挣不脱钩,就会使劲向下游逃跑,如果你运气不错,能与之相持半个小时,它就会乖起来了。”“哲罗鱼绝对是淡水鱼中最凶猛的一类,我曾遇到过它们将三角锚钩全部拉直,它们的像刀片似的利齿甚至能咬断金属脑线。”哲罗鱼是极富侵略性的食肉鱼,根据拜兹的同伴汤姆·耐特的介绍,他们曾剖开过一条80磅重的哲罗鱼,在其腹内发现4条大马哈鱼,每条都有四五磅重,还有一名研究人员发现一条11磅的死哲罗鱼,它正试图吞下一条和它体重相同的11磅的白斑狗鱼。钓哲罗鱼的人常用模仿冬鼠和旅鼠的拟饵,哲罗鱼特别爱吃徙途中横渡河流的旅鼠。 兹说,最好的钓饵是6英寸长的鼠状拟饵。
    (可及性:8分——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去的路线并不难;谨慎性:6分——目前的哲罗鱼还不怕人,但很快就会变得谨慎起来;丰富性:7分——仅仅根据估猜,大哲罗鱼很希罕;最大重要:6分——也许有100磅;现实重量:5分——20至40磅重;凶猛性:7分——较凶,但比其它一些猛鱼逊色;非凡性:9分——像特种空降兵,逃跑起来飞快。总分48,名列第六。)


第七名 六须鲇
    世界上最长的淡水鱼无疑是白鲟,但紧随其后,并且更加神秘的便是六须鲇(Wels)——一种据说可达16英尺长,650磅重的蛇状大鲇。但是没有照片,也没有骨架等任何实物可以证实。有关它的传说广为流传,引人入胜。六须鲇到底有多大?钓瘾十足的英国钓鱼专家兼钓鱼专栏作家凯文·麦道克斯在《鲇鱼》一书中描绘了他在欧洲各国追踪六须鲇的钓鱼旅行记,他说,耐心、适合的钓具以及对出产六须鲇的水域情况的了解是钓获50磅以上大鲇的必要因素,麦道克斯的钓鱼队在德国的施纳肯赛河钓起150多磅的六须鲇。大多数欧洲大陆国家的河流和水库中都生长有六须鲇。英国的水域也引种了这种鱼,但它们的最大体型似乎小了一些,据悉最大的六须鲇生长在俄罗斯、土耳其和东欧国家。和美洲鲇鱼一样,六须鲇也喜栖息在洞里或水下杂物中间,大的鲇鱼主要在夜间或光线较暗时进行捕食,这种食肉鱼类什么都吃,从不错过任何捕食机会,麦道克斯成功地钓上六须鲇的钓饵包括“汤元”——是用面粉和成面团再捏成一个个面球煮熟而成,用活鲤鱼或鱼肉块做钓饵效果也是不错的。大鲇鱼上钩后会猛烈地摆动身体、打滚或作距离不大的有力冲刺,钓它们要用9~12英尺长的结实的钓竿。
    (可及性:6分——西班牙、法国和德国境内的钓点很方便即可到达,而俄罗斯等国的钓场较难去;谨慎性:8分——很难上钩且密度很小;丰富性:7分——中等大小的六须鲇数量并不很少;最大重量:8分——今天特大的六须鲇也许存在;实际重量:6分——很少钓起100磅的大鲇:凶猛性:6分——力量很猛;非凡性:6分——逃跑时力量巨大,但不是特别难对付。总分47,名列第七。)
    第八名 巨骨舌鱼
 
    作为一名鱼类学家和耶鲁大学的户外活动计划专家,艾德·米格道尔斯基有机会到世界各地钓鱼。他的一个“难忘的记忆”是1953年在圭亚那(当时为英属圭亚那)的儒普鲁尼河遇到的一条巨骨舌鱼(Pirarucu)。他共钓到过两条这样的鱼,一条长5英尺、重93磅,另一条长6英尺4英寸,重148磅,令人叹为观止。米格道尔斯基和两名马可西部落的土著人经过1小时40分钟的搏斗才将这条大鱼弄上他们的独木舟,鱼的身躯几乎和小船一样长,它的重量使船只剩下3英寸露在水面上。他的钓鱼成果成了国际新闻,《纽约时报》在头版作了报道,一些科学杂志也相继转载。巨骨舌鱼是一种老的鱼种,它生活在世界上最原始的热带丛林水域中,它们常见于巴西、秘鲁的亚马逊河流域,以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逊水系的支流中。这种庞然大物长着尖而长的头、青色的金属般的背、古铜色的侧部和大块的鳞片,有的鳞片边缘显出鲜艳的红色。巨骨舌鱼主要栖息在水流缓慢的河里,甚至能在含氧量很低的水域生存,因为它有巨大的气囊,这种气囊是由肺叶的组织构成,可以充当附加的呼吸器。它也能像大西洋的大海鲢一样浮到水面吸氧。米格道貌岸然尔斯基指出,可根据巨骨舌鱼常潜伏在水面障碍物下,伺机张开巨口吞食猎物和钓饵,这种鱼上钩后虽然不跳出水面,但也拼命地摆动身躯或在水面使劲翻滚。
    (可及性:10分——很少有人能到达最佳的垂钓水域:谨慎性:5分——超级食肉鱼;丰富性:7分——特大的巨骨舌鱼很少见;最大重量:6分——或许有200~250磅;实际重量:6分——大的巨骨舌鱼在50~100磅之间;凶猛性:6分——上钩后挣扎起来凶猛有力,但结实的钓具是可以钓起大鱼的;非凡性:6分——不跳出水,便摆动起来能令一大片水面沸腾起来。总分46,名列第八。)


 第九名 王鲑(大鳞大马哈鱼)
    在阿拉斯加的凯耐半岛,一位钓手同王鲑(Chinood<king>salm on)搏斗了36小时,当时有一些电视摄像师在场,想摄下这项新世界纪录,但结果是线断鱼逃。“钓这种鱼就像在打仗一样,阿拉斯加的户外活动爱好者兼作家克里斯·巴汀说道:”它冲撞起来就像火车头一样,能一口气拉走数百英尺的钓线,然后便潜到水底攒力气,如果在它试图休息时你的钓具不能牵动它,你也许得等上一天,而要是你的钓具经不住考验,你最好还是呆在家里别出来。“王鲑是为了产卵才游入江河的。当它们处于鱼苗和幼鲑阶段时在江河生活一两年,待到长成两三岁的成鲑便游回海洋。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最后再游回它们出生的河流产卵,完成生儿育女的使命。自然生长的王鲑分布在南到加利福尼亚,北到北极南边的这一大片地区。现在人们已成功地将它们移殖到北美五大湖区和一些大型水库中,但王鲑之王仍只在阿拉斯加才有,那里的河流里有许多60磅的大家伙。1985年5月17日,拉斯·安德生在凯耐河创造了97磅4盎司的世界纪录。王鲑能游多快?巴汀说:”当爱到鲸的追逐时,它们由于游得太快停不下来而常常飞落到海滩上。“王鲑上钩后会耍各种花样力图挣脱,它们能像二战时的日本的神风队那样以身体撞船,能撞扁铝质船体,能破坏木制船头,它们能跳到船上、岸上,能轻易地破坏质量不是太好的钓具。阿拉斯加的王鲑长的这么大,也许是因为在寒冷的、流速很快的水中作长途迁徙需要非凡的耐力和力量,巴汀说:”阿拉斯加王鲑身上的脂肪比任何别的地方的鱼都要多,在育空河,王鲑能够在60天里不吃任何东西游上2000英里。“
    (可及性:4分——相比而言较易到达;谨慎性:6分——大多数刚游入江河的王鲑没见过拟饵,吃钩很大胆;丰富性:6分——相对来讲数量不少;最大重量:6分——约100磅;实际重量:7分——许多鱼达到50磅;凶猛性:7分——很凶猛;非凡性:9分——抓牢钓竿,记住它跳的次数,要随着它跑,别让它把钓线拉尽拉断。总分45,名列第九。)
    第十名 鳄雀鳝
    鳄雀鳝(Alligator Gar)是北美7种雀鳝鱼中最大的一种,能长到300多磅,它们主要分布在从墨西哥到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苏里河和俄亥俄 河下游,以至尼加拉瓜境内的两个湖泊。用轮竿钓上来的雀鳝的世界纪录是279磅,由比尔·弗尔瓦德于1951年在德克萨斯州钓获。雀鳝的长满利牙的大口以及它在吞饵前喜欢拖着游一段距离的习惯,使得它很难上钩,因此,许多渔人更喜欢用鱼叉来捕猎,不用“大浮钓”法来钓取。大浮钓是一种延线钓法,是用一大块泡沫塑料作浮漂,拴一节4英尺长的PVC(聚氯乙烯)管子或用一节树枝拴在结实的连结环上,在连结环另一头系上2英尺长的金属脑线拴钩。渔民用切成块的鲤鱼肉作钓饵,夜晚时在水面一次投下许多大浮钓。
    雀鳝在吞食前喜欢衔着钓饵在水面游,由于PVC细管和大浮漂能随之移动,没有拉力,因而不会引起雀鳝的警觉。雀鳝上钩后会跳出水面,然后是猛拽钓线或是在船边翻滚,我们带着棍子制服它们,但棍子也往往被弄断。德克萨斯州不少水库的雀鳝如此之多,以致像克鲁格这样的渔民将它们运到路易斯安娜州的鱼市上去出售。由于这种鱼数量很大且对其它鱼类有害,德克萨斯州“公园和野生动物局”发放许可证,允许商业性捕鱼。雀鳝鱼肉味鲜美,但加工起来不容易,宰杀雀鳝需要一把砍刀,一把剪金属薄片用的平头剪和一把大号的鱼片刀,我们甚至开玩笑说要用链锯来剖开它。
    (可及性:4分——有的地方很易到达;谨慎性:4分——警惕性相当差;丰富性:3分——有些水域数量很多;最大重量:8分——300磅并不鲜见;实际重量:7分——100多磅的很常见;凶猛性:8分——很凶猛,一旦让它掩藏起来即无法钓上来;非凡性:10分——常跳,能猛拉猛拽,在水中翻腾打滚。总分44分,名列第十。)



安康鱼


安康鱼
2/8
  • 安康鱼
  • 安康鱼
  • 安康鱼
  • 安康鱼※Test※柑蛆
  • 安康鱼※Test

安康鱼

词条:安康鱼

安康鱼,又名蛤蟆鱼、老头鱼、丑婆等。鱼纲,安康目,安康科,体柔软,无鳞,头和体的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体前半部平扁,圆盘形,尾部细小。体长50厘米以上。背紫褐色,腹面淡色。头大,口宽,牙尖锐,口内有黑白斑纹。胸鳍宽大,臂状。背鳍最前3鳍棘分离,第一棘顶端有皮瓣(也叫皮质穗),瓣内寄生着一些发光的细菌,象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

巨大虎鱼!?


  巨大虎鱼
  巨大老虎鱼狂暴的刚果河中能够越过小鱼不能越过的障碍。生物学家梅勒妮·斯泰斯尼说,刚果河下游快速的流水和强大的急流制造了小鱼不能经过的物理障碍。在有些地方,此河流流量超过了每秒2.8万立方米,每分钟足以装满800多个奥运会游泳池。这种障碍导致鱼类出现了隔离现象,因此各河段物种越来越不相同。比如,有些物种进化成了更加扁平的体型,以避免被流水冲走。斯泰斯尼发现不同的物种相距仅几百米。
  在2008年的考察中,科学家逆流和顺流而下,寻找这种魔鬼鱼,看它们到底能游多远。他们收集到的DNA样本将帮助他们确定不同河段的这类魔鬼鱼是否变成了不同的物种。
  刚果河的鱼类多样性令科学家震惊,斯泰斯尼说这里就像一个物种工厂。“如果达尔文能来到这里,我想我们会更早出版进化论。”

象鼻鱼


  象鼻鱼
  象鼻鱼别名鹳嘴长颌鱼,分类属长颌鱼科。原产于非洲尼日利亚、喀麦隆、扎伊尔一带的刚果河。该鱼体长约20-50厘米,外型奇特,背鳍和臀鳍上下对称,似两把剪刀。象鼻鱼全身为浅黑色或烟色,远看像一把阿拉伯弯刀,尾部像刀柄,身体像刀刃,因有一条较长的“鼻子”而得名。当然,那并不是它的“鼻子”,而是它的下颌延长而形成的长吻,不过功能到与象的鼻子相似,用来找寻食物,捕捉食物。
  象鼻鱼属于一种昼伏夜出的鱼,通常在夜间沉在水底把头钻进淤泥里以找寻食物。象鼻鱼具有“生物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的电子雷达有相同之处。它利用尾部皮肤内的“电脉冲发生器”连续发出电压2伏、频率为300次/秒的电脉冲,在其身体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弱电场。所谓“电脉冲发生器”其实是一个梭形器官,位于尾部脊椎两旁,发出的电力线在其头部。它游动时,不摆动身体,所以一点也不会扰乱身体周围的电场。如果有大鱼或有其他敌手在它身边出现,象鼻鱼身体周围的电场就会受到干扰,电力线立即偏向对方,于是,它身上极其灵敏的感受器立即发出警告:敌人来了!它便逃之夭夭了。
  象鼻鱼不仅靠它特殊的电场很轻易地避开敌害,而且也易于越过障碍,就像蝙蝠的回声定位一样。它遇上的障碍物大都导电性能差,所以对电力线有天然的斥力。它的“雷达”系统很快就能识别出各种物体的外形、大小、重量、色彩、气味,并使它在浑水里行动自如。象鼻鱼的“生物雷达系统”是自然进化的杰出产物。还有很多鱼也有它这样的“雷达系统”,例如象鼻鱼的近亲裸臀鱼,能感觉3×10-9微安大小的电流变化。还有一种生活在中美洲海岸的大西洋里刀鱼,它尾部有放电定位器,它一般倒着游动,用尾巴探测岩缝及水下洞穴里的情况。

样子最可怕的鱼??


科考队在刚果河发现虎鱼等奇特动物(组图)

http://www.dili360.com 2009-02-18 10:14 网易探索 【发表评论 】 手机看资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本周宣布他们最近在刚果河中有重大发现,包括不同的物种,其中有些可能是新物种。此刚果河可能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其深度和水流变化多端,这有助于解释为何这里是鱼类多样性的温床。负责此项调查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鱼类生物学家梅勒妮·斯泰斯尼说:“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这种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以下是科学家在刚果发现的一些奇特动物和考察情景。
  样子最可怕的鱼——巨大虎鱼(Goliath Tiger fish)
  巨大老虎鱼是在刚果河中发现的一种魔鬼鱼,样子非常可怕。它有流线形的体形,分叉的尾鳍。它因其可怕的单排排列在唇周围的牙齿而得名,这些牙齿长而锋利,当上下颌并拢,上颌齿和下颌齿相互交错,但吻合整齐,靠近眼睛的鼻孔覆盖着一个象阀门的膜。它在水中游泳的速度非常快,捕食其他鱼类,它最大的个体可达68公斤,其肉白色好吃,但里面有许多讨厌的小骨刺。这种鱼是容易上钩的垂钓鱼。
考察船
  尽管2008年夏天拍摄的这一照片的画面显得十分平静,但据美国国家地理探索委员会认为,刚果河是世界浪花最高的河流。作为2008年考察任务的一部分,科学家和爱斯基摩人划船驶向具有强大涡流的刚果河。科学家瑞普·詹宁斯说:“我们一行6人像水池中的玩具在涡流中打转。巨大的旋涡差点吞没我们,像大海似的波浪从四面八方冲击我们。”
  爱斯基摩人的划子从刚果共和国的都城金沙萨出发,沿江而下行驶137公里到达了皮奥卡(Pioka),表明首次成功走完了这一段河流。此考察船装有回音探测器,能收集此河流深度的数据,结果表明此刚果河可能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有一处地方居然深达230米。
  刚果河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水生动物异常丰富。刚果河是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第二大河流盆地――刚果盆地所在地,面积相当于欧洲,因此,此东非高地的水流得要半年多才能进入大西洋,行程4670公里。刚果河及其支流遍及中非,为这里的三千万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生计。

银鱼


银鱼
类别:
别名:
  • 银条鱼、面条鱼、蛤残鱼、白饭鱼
适用人群:
  • 一般人都可食用 尤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足、消化不良者、高脂血症患者、脾胃虚弱者、有肺虚咳嗽、虚劳等 ...
食疗作用:
  • 银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有润肺止咳、善补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印尼海域发现怪鱼


印尼海域发现怪鱼 眼睛结构类似人眼


印尼安汶岛近海域发现一种奇特的新鱼类,其面部扩张起到威慑作用

这种鱼的眼睛结构与人类相似,都是位于头部的正前方

其身体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扭曲进入岩石缝隙中 
北京时间2月26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在多数情况下,鱼类的眼睛都通常长在身体的两侧,但目前科学家最新证实一种海洋新鱼类,这种怪异的食肉襞鱼科鱼类的眼睛结构位于面部前方,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同时,肥胖的面颊使得它的模样变得更加古怪。
 
这一新物种的学名叫做“Histiophryne psychedelica”,1年前潜水运动员在印尼安汶岛近海30英尺的海底发现这种鱼,令科学家奇怪的是,在过去20多年的这片近海域潜水勘测中却从未发现过这种鱼类。
 
华盛顿大学伯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鱼类专家特德·皮特策(Ted Pietsch)通过研究这种鱼类的照片猜测它属于隐棘躄鱼类新物种。目前,他使用基因和形态学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外观古怪的鱼类是一种新物种。皮特策告诉美国生活科学网说:“这是物竞天择理论形成的一种完全奇特的物种。”关于这种新物种鱼类的详细资料已发表在Copeia期刊上。
 
除了它的眼睛与众不同,与人类的眼睛结构相似之外,其胶状皮肤看上去肉质厚、十分松软,在它的外表皮肤上还带有从眼部呈放射状延伸的白色条纹。这种鱼体内的色素让它的外表皮肤呈现出美丽的色彩,有助于它们混入海底的珊瑚礁之中。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鱼类馆副馆长利奥·史密斯(Leo Smith)说:“这种外表呈现迷幻般色彩的躄鱼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和无毒特征,它们可以进化模拟美丽的有毒珊瑚。皮特策和他的同事们也表示它们只是看起来非常像所在海底环境中的有毒珊瑚而已。”
 
皮特策说:“这种鱼还可以膨胀扩充自己的脸部,然后尽快地逃跑,当它们将身体穿过狭隘的岩石裂缝时,它们的面部可以收缩眼睛位于头部的两侧,之后再恢复原状。此外,它们身体的可塑性也可以起到对掠食者的恐吓威胁,它们长着令其他动物产生色彩幻觉的身体条纹,以及椭圆形的面孔,会让许多动物快速逃离现象。”
 
他还指出,它的面部外轮廓可能具有感观功能,像猫的胡须一样起到保护作用,从而确保它们能够探测小岩石洞的内壁或珊瑚礁之间狭小的空间。它的嘴部长着2至4排不规则的牙齿,主要用于撕咬体形更小的鱼、虾,以及其他海洋生物。它们喜欢成对地活动,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很好地隐蔽起来,因此潜水员必须仔细地察看海底碎石才能发现它们。一旦被发现,它们会立即扭曲身体进入海底岩石的缝隙之中,在它们探测未知环境时,它的腹鳍起到了很大作用,有时可以将身体支撑起来,也可以像人类手臂一样进行摸索探测。

吉庆有"鱼" 家藏西周玉鱼一尾形象生动值得玩味


吉庆有"鱼" 家藏西周玉鱼一尾形象生动值得玩味

2010-03-10 来源:大河报 作者:王家年 阅读: 498

西周玉鱼一尾,薄薄一片,但形象生动,值得玩味。

    鱼为青玉,体长7.1厘米、最宽处1.6厘米、厚0.3厘米。鱼体狭长,扁平直身。嘴上部有对穿孔;背鳍呈坡状,阴刻直线十余条,粗细长短不一,刚直坚挺;尾部亦呈坡状,无阴线,仅在尾中间开一缺口;鳃为弧形,眼为圆形,阴线不规整,且失手处甚多,不难想像,当时琢成一件玉器,要付出何等艰辛的劳动;鱼头、脊、尾等处,有褐色沁斑。玉鱼整体风格古拙,工艺老辣、强直,年份为西周。

    玉器是中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人对玉有“石之美者”一说。玉的色彩,玉的温润,玉的造型,令观者生爱慕心,从而产生众多的爱好者。

    鱼,我们可以从新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器物上寻找到形象化的记录,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人面鱼纹彩陶盆,甘肃省博物馆藏鱼纹彩陶圜底盆等。由于鱼产子多,繁殖力强,子孙众多,被先民视为家族兴旺的象征。“鱼”与“余”同音,年年有鱼、吉庆有鱼逐渐成为一种吉祥语,经久不衰。

    玉鱼在当时作何用途?《古玉精英》中解释说:“各种小刀的柄雕作鱼、虫、兽形,在目处穿孔悬挂。同式器物在安阳大司空村曾有出土,可知商后期器物。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用以随身佩戴的小工具……”该书作者认为是“小工具”。而刘云辉《春秋战国秦式玉器概览》一文云:“玉鱼……为棺饰葬玉。”此说为“葬玉”。此外,也有人认为是“佩玉”。限于见闻,录此三种看法,敬供喜爱古玉读者参阅,古贤诗云“疑义相与析”,如是云尔。

深海鱼

科学家首次捕捉深海鱼声音更新时间:2012-02-05     来源:其他    标签: 海水鱼 宠物逸闻导语: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深海录音器材,第一次捕捉到深海鱼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是动物的咕噜和嘎嘎声。水下世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迄今为止,我们对那里居民的生活所知甚少。科学家首次捕捉深海鱼声音

怪鱼


渔民捕获一怪鱼 形似隐身战斗轰炸机[组图]
2007年05月05日 09:2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渔民捕获的怪鱼。 (中国新闻网 李栩)
    5月2日早上5时左右,粤南澳一拖网船在乌屿海域网获一怪鱼,该鱼因该鱼体形相异于常见鱼类,形似美国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混身银灰色,体长1.4米左右,体重70公斤左右,背、胸、腹均有鳍,背鳍尤其硕大,最为奇特之处为该鱼尾部仿似被做过“整容手术”——整齐划一。
    该鱼上船后,船上渔民和具有多年捕捞经验的老渔民均辨别不出该鱼为何种类。 (中国新闻网 李怡青 李栩)

翻车鱼 - 生长繁殖/翻车鱼 - 物种价值


翻车鱼 - 生长繁殖

翻车鱼翻车鱼
翻车鱼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他鱼类、海兽吃掉。而它不致于灭绝的原因是其所具有强大的生殖力,一条雌鱼一次可产三亿个卵,在海洋中堪称是最会生产的鱼类。
翻车鱼的繁殖过程也非常有趣。每当生殖季节来临时,雄鱼则在海底选择一块理想的场地,用胸鳍和尾巴挖开泥沙,筑成一个凹形的“产床”,引诱雌鱼进入“产床”产卵。雌鱼产下卵之后,便扬长而去。此时,雄鱼赶紧在卵上射精,从此就担负起护卵、育儿的职责,直到幼鱼长大。[2]

翻车鱼 - 物种价值

有几项医学实验表明,翻车鱼能分泌一种奇特的物质来改善四周的环境,可以用来治疗周围鱼类的伤病,科学家也没发现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但无可厚非,翻车鱼的的确确可以算的上是鱼里面的大夫。[3]

除了作科学研究和观赏外它还是名贵食用鱼类。翻车鱼骨多肉少剥皮后鱼肉约为体重的1/10, 但其肉质鲜美,色白,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比著名的鲳鱼带鱼还高。翻车鱼的肠子也很昂贵,台湾有道名菜“妙龙汤”就是以此作为主料,食之既脆又香令人胃口大开。
此外,鱼皮亦大有用途是熬制明胶或鱼油的原料可作精密仪器、机械的润滑剂。鱼肝可制鱼肝油和食用氢化油等。

翻车鱼


翻车鱼

开放分类:热带鱼
翻车鱼又叫“头鱼”,属大洋性鱼类,生活在热带、亚热带远海的深海海域,外表特殊,体短,后部在高的三角形背鳍与臀鳍之后截然而止,身体两侧扁平,皮肤强韧,口小,牙愈合呈喙状。其体态最大者体长可达3米至5米,体重可达1.5吨至3.5吨。具有很强的观赏和海洋科普价值。海洋现存的翻车鱼数量不多,而且极难人工饲养成活。
编辑摘要
目录
1 体态特征
2 生活习性
3 生长繁殖
4 物种价值
5 美食品菜谱

翻车鱼 - 体态特征

翻车鱼翻车鱼
体型外观呈椭圆扁平状,像个大碟子。身型偏短而两侧肥厚,头小、嘴小,眼小,尾鳍也退化无尾柄,很短;没有腹鳍和尾鳍,但背鳍与臀鳍发达,且相对较高。体侧呈灰褐色、腹侧则呈银灰色。翻车鱼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样。因此,它的普通名称也叫头鱼。片特化为粗糙的表皮,体灰褐色,腹部银灰。与矛尾翻车鲀(M. lanceolata)相似,但后者的尾后端具矛状突出。
翻车鱼是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鱼之一,最大体长3~5米,幼鱼仅有0.25厘米长,而长到成年鱼时可达3米长,体重比幼鱼时增加了6000万倍。体重可达3000千克。
翻车鱼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厚皮,由厚达15厘米的稠密骨股纤维构成 。

翻车鱼 - 生活习性

翻车鱼游泳速度较快,当天气较好时,它会将背鳍露出水面作风帆随水漂流,晒太阳以提高体温;天气变坏时,就会侧扁身子平浮于水面,以背鳍和臀鳍划水并控制方向,还可用背鳍在海中翻筋斗而潜入海底。
属大洋中、表层鱼类,随黑潮洄游靠岸,嗜食水母。生活于1~300公尺海域,靠强而有力的背鳍与臀鳍摆动前进,但成鱼偶会平躺在水面上,或躲在海上漂流物下随海流漂移。肉食性,以水母、浮游动物为主。雌鱼可产下约3亿颗的浮性卵于大洋。在所有热带温带所发现的翻车鱼都爱吃小鱼、马鲗,甲壳动物海蛰、胶质浮游生物海藻,但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月形水母。[1]
翻车鱼主要是靠背鳍及臀鳍摆动来前进,所以游泳技术不佳且速度缓慢,很容易被定置渔网捕获。它生活在热带海洋中,身体周围常常附著许多发光动物,它一游动,身上的发光动物便会发出亮光,远看就像一轮明月,故又有“月亮鱼”之美名。翻车鱼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很适宜潜水,它常常潜到深海捕捉深海鱼为食。

恐龙鱼


科技时代_广州展览古代鱼:部分鱼类比恐龙还早(图)
恐龙鱼背上每个小鳍都有一支硬棘支撑,看起来有如恐龙背上的棘刺。
  在2007年元旦期间将举办"古代鱼"展示,让游客在新年中复古怀旧"活化石"的风采。据了解,这次亮相的古代鱼有近百条,其中部分鱼类的出现比恐龙还早。
  离开水也能活的恐龙鱼
  恐龙鱼又名多鳍鱼,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鱼背上每个小鳍都有一支硬棘支撑,看起来有如恐龙背上的棘刺,果然名不虚传。水产专家刑定介介绍,恐龙鱼是古代鱼类,现存的有15种,分布在非洲尼罗河和刚果流域,生活在半静止的水域,夜行性,白天隐藏在水草丛或枯木枝下,夜间捕食小鱼,大型的种类体长可达1.5米。恐龙鱼的鳔具有与肺相似的功能,离开水后,鳔能呼吸空气,起着辅助呼吸作用。它们的"特异功能"在非洲旱季当中相当管用。
  能"开倒车"的翻天刀
  在这批古代鱼当中,还有着鱼类世界中唯一能够"开倒车"的翻天刀。据了解,由于翻天刀的胸鳍、腹鳍都已经退还,而背鳍却异常地发达,成为唯一的方向盘。翻天刀的背鳍能够随意地向前后两个方向摆动,带动整条鱼身快速前进或者后退。由于该鱼身体轻薄,游起来就如同一把快速翻动的飞刀,十分优雅。
  用嘴孵化的龙鱼
  据了解,龙鱼与其他鱼类不同,龙鱼属于口孵型,即亲鱼把受精卵含在口中孵化成龙鱼BB,期间数天不吃也不喝,母爱十分。而且,龙鱼颇有灵性,饲养大后会认主人,人们把龙鱼视为风水鱼,养龙鱼能带来好运和财富,这里展出的一条红龙体长50多厘米,身上的鳞片和颜色,活像一个身穿盔甲的武士,泳姿沉稳而优雅,回转时姿态曼妙,很有帝王威仪。据行家估计,它的身价值30多万元。

广州展览古代鱼:部分鱼类比恐龙还早(图)


广州展览古代鱼:部分鱼类比恐龙还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6:07 信息时报
科技时代_广州展览古代鱼:部分鱼类比恐龙还早(图)
肺鱼与鳗鱼相似,但它只有一对非常细小的胸鳍,浑身呈褐色并有黑色斑点。神奇肺鱼没水能活半年。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

鱼类之最


鱼类之最

最古老的鱼种是耳材村海口鱼(Haikouichthys ercaicunensis),发掘在云南的澄江动物群里,该种鱼溯源于五亿
白斑狗鱼白斑狗鱼
三千年前(寒武纪)。[4]
个体之最:世界上最大的鱼是鲸鲨,一般体长为10M左右(体重10t——15t), 最长可达20M(体重达30t);最小的鱼是虾虎鱼,体长不足1CM。
寿命之最:鱼类的寿星是狗鱼1947年德国曾捕到一尾带环的狗鱼,环上刻着它的放生日期是1230年,据此推算这条鱼至少活了267年,而一般的寿命为5-10年;最短的寿命(如银鱼虾虎鱼等)不足一年。
游速之最:世界上游速最快的鱼是箭鱼,游速每小时可达108KM-126KM;而生活在马尔代夫群岛的洞鳗却不游泳,它们生活在穴深30CM-50CM的沙窝里,摄食时将一半身子伸出洞口,当水中生物漂到它的嘴前时才张嘴吞食。
繁殖之最:生活在海洋中的翻车鱼,一般体长3M-3。5M,体重1。4T-3。5T,一次可产卵3亿多粒,是世界上任何动物所望尘莫及的;宽纹虎鲨、尾鲨等鱼产的卵却少得可怜,每次仅产2-3粒。
卵径之最:一般鱼的卵径为1MM-3MM。最小的虾虎鱼卵径仅有0。3MM;最大的鱼卵是软骨类鱼类的鼠鲨卵,卵径竟达200MM。
发电之最:有些鱼类有十分特殊的发电器官。发电能力较强的电鳗电鲶电鳐等,放电时的最高电压达380V,可以轻而易举地电毙牲畜和人。

内部结构


内部结构

鱼 内部结构鱼 内部结构
1) 鱼类消化特点
◆不具唾液腺
◆软骨鱼有形态固定的肝脏胰脏。硬骨鱼肝脏和胰脏混合在一起,无固定形状,呈散状分布,统称为肝胰脏。
◆鱼类消化道的长短因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肉食性鱼类:分化明显,肠管较短。草食性鱼类: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较长。

2)鱼类呼吸特点
呼吸,咽部有5个鳃裂。鳃由鳃弓(着生鳃丝和鳃耙的骨架)、鳃耙(为滤食器官)和鳃丝(二列,组成鳃片,上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为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
软骨鱼:鳃裂直接开口体壁,二鳃片间有鳃间隔相连。
硬骨鱼:鳃裂开口在鳃腔内,鳃间隔退化消失,鳃腔外覆有鳃盖骨,以一总的鳃孔向外开口。大多数硬骨鱼有鳔,鳔在原始鱼类(总鳍鱼肺鱼)有呼吸功能,在大多数鱼类是调节身体比重,控制沉浮的器官。

3) 鱼类循环特点
◆单循环,血液从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入鳃动脉→鳃微血管网气体交换。
心脏小,重量不到体重的1%。
◆血量少,血液循环速度慢。
    以上特点都是鱼类对代谢水平较低的水生生活的适应。

4)鱼类排泄特点
鱼类以中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为尿素。 生活在不同水环境中的鱼有不同的排泄机制:
◆硬骨鱼类:
.
体内含盐量
水环境含盐量
肾小体
淡水硬骨鱼
7 %
< 2%
肾小体发达
海水硬骨鱼
7 %
>20%
肾小体退化,鳃上有泌盐细胞

◆软骨鱼类:血液中有高浓度的尿素(20-25%),体液浓度高于水的盐浓度,肾小体发达。

骨格

鱼的骨骼是由软骨(软骨鱼)或硬骨(硬骨鱼)构成的,在头骨的两边有四至七片鳃,其中最前面的一片演化成了下劾骨。鱼的脊椎骨是与头骨连在一起的,在胸部有肋骨脊椎相连,在背部,尾部和腹部有从脊椎伸出的长的刺。硬骨鱼在肌肉内常有硬化的胫所构成的鱼刺。鱼使用鳍来控制它的方位和运动。大多数鱼的鳍内有骨质的刺来加强。胸鳍和腹鳍是成对的,并通过肩和髋的肌肉相连。背、尾和胸鳍与脊椎相连。有些鱼背和尾之间的鳍内没有刺,但可以硬化成角质以得以加强。鱼运动时主要依靠身体的摆动和尾鳍

皮肤

鱼有两层皮肤,表层的皮肤内含有能够分泌粘液的,内层有许多连接组织,色素细胞也在这一层里。外层的粘液帮助鱼减轻其游泳时的阻力。软骨鱼没有粘液,但它们皮肤上细小的、牙齿般的突起有类似的作用。

鱼鳃

鱼鳃最显而易见的作用是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除有毒的二氧化碳。鱼鳃由鳃盖保护。在鳃盖下面,有一些由软骨构成的拱型物。拱型物的里面是梳状结构的鳃耙,防止食物碎屑进入鳃内。拱型物的外侧是两列柔软的鳃丝。
鱼鳃也排除废弃物。多数鱼友知道鱼类向水中排泄,但只有少数认识到大量的氨(某些鱼超过75%)实际上是由鳃排泄的,而不是想象的仅由尿和固体废弃物排出来。呼吸困难时,鱼通常会加快鳃的运动,或游到水面,大口吞咽含氧最丰富的水表层。这种吞咽是氧气浓度低的迹象,也是水污染或寄生物的影响结果。
鱼鳃内有特殊的细胞用于交换碳酸盐离子和氯化物离子。当PH值下降,鱼鳃内的氯化物细胞就会积极地吸收水中的碳酸盐以中和进入体内过多的氢离子。在这个过程中,鱼会损失和氯化物,所以PH值很低或突然下降,能引起鱼儿很快死亡。
淡水鱼海水鱼的鱼鳃用不同的方法控制体内的盐-水平衡。淡水鱼体内的盐份高于其所生活的水。因此,水便进入鱼体内,同时鱼失去。淡水鱼需要排除多余的水并设法吸收失去的盐。鱼儿用不停的排尿排除多余的水,3-4天的排尿量甚至超过体重。淡水鱼鳃内的特殊细胞能从水中吸收失去的盐,以保持身体的盐份。相反,海水鱼生活在比其体液盐份高很多的水中。这意味着他们将失水,需要喝超量的水来补充。海水鱼也需要排盐,因此他们的鳃具有特殊的细胞用来排泄氯化物。
低浓度的氨就能刺激鱼鳃和皮肤。高浓度的氨会使鱼鳃失调,使鳃丝变厚,鳃丝粘在一起。减少了鱼鳃的表面积,不利于从水中吸收氧气。硝酸盐也能引起鱼鳃问题,血红蛋白内的被其氧化后,就不能携带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同时引起血液颜色变为棕色,造成极度呼吸困难或窒息。

硬骨鱼

硬骨鱼类
鱼中华鲟中华鲟
骨大部分为硬骨,包括大多鱼类,如中华鲟、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大小黄鱼带鱼等。分两亚纲,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
1)内鼻孔亚纲
口腔内有内鼻孔。分总鳍总目和肺鱼总目。)辐鳍亚纲
无内鼻孔。体被硬、圆鳞或栉鳞,或裸露无鳞。占鱼类的90%。分9个总目、包括36目,中国8总目、26目。
①硬鳞总目:除具有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外,还保留有一些原始性状,如体被硬鳞质的菱形硬鳞,歪形尾,如中华鲟。
②鲱形总目:腹鳍腹位,鳍条不少于6枚,圆鳞。胸鳍基部接近腹缘,如鲥鱼。
③鳗鲡总目:体呈鳗形,腹鳍腹位或缺,背鳍及臀鳍的基底长,与尾鳍相连,个体发育有变态。
④鲤形总目:腹鳍腹位,鳔有管与食道相通,有韦佰氏器。
⑤银汉鱼总目:体被圆鳞,腹鳍腹位,鳍条5-9枚,背鳍与臀鳍对生。
⑥鲑鲈总目:体被圆鳞或皮肤裸露,腹鳍胸位或喉位,背鳍1-3个,臀鳍1-2个。
⑦鲈形总目:体被栉鳞偶有骨板或皮肤裸露,胸鳍胸位或喉位,鳍常有鳍棘。
⑧蟾鱼总目:体粗短,平扁或侧扁,皮肤裸露,有小刺或小骨板,腹鳍胸位或喉位。

荧光鱼


  荧光鱼
    荧光鱼的前身-金斑马,或称斑马鱼。从事基因转殖萤光鱼技术的台湾邰港生物科技2006年3月31日首度发表全球第一条全身型红萤光基因鱼“邰港红色1号”,将观赏鱼的技术与品质提升到另一个境界。
   
 萤光基因鱼除了有观赏价值之外,也具有海洋复育的功能。邰港公司总经理方祖熙表示,发展基因转殖的海洋生物,就不用再到珊瑚海域采集生物,进而保护全球美丽的珊瑚礁海域免于被破坏。
    另外,以基因转殖之美来取代直接撷取海洋生物的举动,不仅保护了海洋生态,更将生技发展的技术实际运用在休闲生活之上,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回馈行动。 
    美国研究人员正在利用荧光鱼作为分子“灯塔”来研究动物的早期发育阶段。研究人员聚焦的Sp2基因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他们创建的荧光鱼也可为探究肿瘤发展成因提供线索。此项研究成果刊登近期出版的《生物化学》期刊上。
    Sp2是Sp转录因子家庭的成员之一,Sp蛋白质扮演着细胞“接线员”的角色,其可在需要时开启或关闭。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皮肤肿瘤的发展与Sp2的过量生产呈正相关性,另有研究也指出了在前列腺癌中的类似发现。但除此之外,人们对该蛋白质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怀疑Sp2的过量产生也许可作为肿瘤形成的早期指标。于是,他们将荧光标记插入到斑马鱼中;该标记与Sp2基因相连,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整个生物体内跟踪Sp2的合成。当在紫外光下观察斑马鱼时,Sp2标记就会在基因表达的地方发出红光。   研究人员表示,斑马鱼是此项研究很好的动物模型。由于其胚胎在24小时内就可发育完成,且向外发育,因此在显微镜下就能观察到正在发生的情况。此外,其Sp2蛋白与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完全一样,因此在人类和斑马鱼中,该蛋白的功能也是相同的。
    之前的研究认为Sp2可调节发育,而且不只是肿瘤的发展,而是调节整个生物体的发育。研究小组在对斑马鱼进行观察研究时,也很快地发现了Sp2对胚胎发育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注意到,在携带荧光标记的成年斑马鱼中,除了在雌性卵巢中发出红色荧光外,其他地方都是不发光的,且雌性产卵时也能发出红光,这表明Sp2对于早期发育阶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出所料,研究人员在删除胚胎中的Sp2后,胚胎不再进行发育。研究人员因此认定他们已发现了胚胎发育的基本机制。
    研究人员还认为,荧光鱼将帮助他们回答有关Sp2的另一个问题,即该蛋白是否在某些癌症的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譬如,如果Sp2在脑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研究人员就可使用荧光鱼来研究脑部肿瘤,理论上当肿瘤发展时也可在紫外光下观察到荧光鱼发出红色。故而,这些荧光鱼亦可作为有用工具来检测早期肿瘤的发展。

透明水母


透明水母
  
\

  水母是为公众最熟悉的透明动物,身体由胶状物质和水(占其身体的97%)组成,所以它们大都是透明的。看上去水母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最大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中国国家地理网 张君杰)

透明虾


透明虾
  
\

  图中这只透明虾拍自夏威夷的附近海域,虾正骑在一只水母的身上。

透明冰鱼


透明冰鱼
  
\

  生长在南极以及南美洲等严寒地区的鳄冰鱼(crocodile icefish),以磷虾、桡足类及其他鱼类为食。鳄冰鱼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血液中是没血红蛋白或有生物活性的红细胞。它的代谢仅仅是依赖于溶解在体液中氧气,而这些氧被科学家认为是从通过流经皮肤的水体中直接获得的。鳄冰鱼所生活的海域是冰冷的,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水中的溶氧量就越大,这也为它能进化出如此特别的代谢方式提供可能。

透明乌贼


透明乌贼
  
\

  南半球深海发现的玻璃乌贼属于酸浆鱿科(Cranchiidae),一般生活在海洋的中上层。它身体透明且十分柔软,能像刺猬蜷缩成球状。大部分时间,它们生活在浅海海面靠近,利用透明的身体作为保护色,但却还是被海中的鲨鱼或是海鸟捕食。
  5.人造透明斑马鱼